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王安石之文有异志奏熙宁四年1071年 北宋 · 杨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二、《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八、道光《绵竹志》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见人君独享天下之奉,其势至隆也。
以一人而块居深宫之中,其身至孤也。
以其势之至隆,固不可不先绝乎觊觎也。
以其身之至孤,固不可不深防乎危祸也。
故《周易》之垂训未尝不戒之于无焉。
如《坤》之初六,当一阴生之时,应建午之月,岂惟无坚冰而已,兼亦无履霜也。
而曰「履霜坚冰至」,斯不谓戒之于无哉。
其《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其《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由辨之不早辨也」。
一阴始生,其卦遇《垢》,其九五曰「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临卦》才二阴始生尔,圣人已逆戒之曰:「至于八月有凶」,岂亦不谓戒之于无哉!
盖谓必无而忽之,则有时而或有也。
谓之为或有而备之,则必无矣。
是以古圣贤者之著书立言,垂教于后世,未尝不先以辨君臣尊卑为首务也。
高郢作《鲁议》,夫以天子礼乐祀于周公之庙,止施于死者也。
高郢犹著论以非之者,盖天子之礼乐不可以两用之。
臣观古史,凡有得建天子旌旗者,未有不至于大故,然后知高郢之论于防微之道著也。
陈越《伊尹论》亦斯之类焉,云此皆贤圣之权。
臣窃谓古圣贤未尝不以尊君卑臣为常道,至于权者,出于圣贤之不得已,亦未敢明著于书者,盖惧后世乱臣贼子如莽、操、师、温之辈,假之以为名也。
臣欲一言于陛下,然未委陛下恕之乎,不恕之乎?
恕之则不漏其言,臣之祸犹赊。
不恕之乎,臣之祸不测。
然臣岂得畏不测之祸,而不进忠于陛下也!
臣窃见唐贤多以所为之文,见其人一生行事,如蓍蔡之不谬,如李绅作闵农诗,士称其有宰相器
韩愈欧阳詹亦曰:「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丁谓诗有「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
王禹偁读之曰:「入公门,鞠躬如也。
天门岂可掉臂入乎?
此人必不忠」。
后果如其言。
臣闻王安石文章之名久矣,尝闻其诗曰:「今人未可轻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今睹其行事,已颇类之矣。
臣窃尝惑其文,今谨昧死而条之,乞陛下恕臣罪而反覆详之。
王安石《杂说》曰:「鲁之郊也,可乎?
曰有伊尹之志,则放其君可也。
有汤之仁,则绌其君可也。
有周公之功,则用郊不亦可乎」?
王安石《杂说》曰:「周公用天子礼乐可乎?
周公之功,人臣所不能为。
天子礼乐,人臣所不得用。
有人臣所不能为之功,而报之以人臣所不得用之礼乐,此之称」。
王安石《杂说》曰:「有伊尹之志,而放君可也。
有周公之功,而代兄可也。
有周之后妃之贤,而求贤审官可也。
夫以后妃之贤,而佐王以有天下,其功岂小补哉!
与夫妇人女子从夫子者,可同日语乎」?
臣窃孟子齐王无毁明堂者,盖当时天下无定主,故敢尔。
若言之于一统之世,则孟子岂不为罪人?
王安石于君尊臣卑、重熙累盛之朝,而显然再三丁宁于伊尹放君,周公用天子礼乐之事,臣愿陛下详其文而防其志。
臣言必死,罪不敢辞。
广陵妖乱志 唐末 · 罗隐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七
高骈末年。
惑于神仙之说。
吕用之张守一诸葛殷等。
皆言能役使鬼神。
变化黄白。
酷信之。
遂委以政事。
用之等援引朋党。
恣为不法。
其后亦虑多言者有所泄漏。
因谓曰。
高真上圣。
要降非难。
所患者。
学道之人。
真气稍亏。
灵贶遂绝。
闻之。
以为信然。
乃谢绝人事。
屏弃妾媵。
宾客将吏。
无复见者。
有不得已之故。
则遣人洗浴斋戒。
紫极宫道士祓除不祥。
谓之解秽。
然后见之。
拜起才终。
已复引出。
自此内外壅隔。
纪纲日紊。
用之等因大行威福。
傍若无人。
岁月既深。
根蒂遂固。
用之自谓磻溪真君。
张守一是赤松子
诸葛殷将军
有一萧胜者。
谓之秦穆公驸马
皆云上仙遣来。
令公道侣。
其鄙诞不经。
率皆如此。
江阳县前一地祇小庙。
用之贫贱时。
常与妻寓止巫舍。
凡所动静。
祷而后行。
及得志。
谓为冥助。
遂修崇之。
回廊曲室。
妆楼寝殿。
百有馀间。
土木工饰。
江南之选。
每军旅大事。
则以少牢祀之。
用之守一皆云神遇。
凡有密请。
即遣二人致意焉。
中和元年
用之以神仙好楼居。
请于公廨邸北跨河为迎仙楼
其斤斧之声。
昼夜不绝。
费数万缗。
半岁方就。
自成至败。
竟不一游。
扃鐍俨然。
以至灰烬。
是冬又起延和阁于大厅之西。
凡七间。
高八丈。
皆饰以珠玉。
绮窗绣户。
殆非人工。
每旦焚名香。
列异宝。
以祈王母之降。
及师铎乱。
人有登之者。
于藻井垂莲之上见二十八字云。
延和高阁上干云。
小语犹疑太乙闻。
烧尽降真无一事。
开门迎得毕将军
此近诗妖也。
用之公然云与上仙来往。
每对或叱咄风云。
顾揖空中。
谓见偫仙来往过于外。
随而拜之。
用之指画纷纭。
略无愧色。
左右稍有异论。
则死不旋踵矣。
见者莫测其由。
但搏膺不敢出口。
用之忽云。
后土夫人灵仇遣使就某借兵马。
李筌所撰太白阴经。
遽下两县。
萃百姓苇席数千领。
画作甲马之状。
遣用之于庙庭烧之。
又以五䌽笺写太白阴经十道。
置于神座之侧。
又于夫人帐中塑一绿衣年少。
谓之韦郎。
庙成。
有人于西庑栋上题一长句诗曰。
四海干戈尚未宁。
谩劳淮海写仪形。
九天元女犹无信。
后土夫人岂有灵。
一带好云侵鬓绿。
两行岩岫拂眉青。
韦郎年少耽闲事。
案上修看太白经。
好事者竞相传诵。
是岁诏于广陵生祠。
并刻石颂。
差州人采碑材于宣城
及至杨子县
用之一夜遣人密以健牯五十。
牵至州南。
凿垣架濠。
移入城内。
及明。
栅缉如故。
因令杨子县申府。
昨夜碑石不知所在。
遂悬购之。
至晚云。
被神人移至街市。
大惊。
乃于其傍立一大木柱。
上以金书云。
不因人力。
自然而至。
即令两都出兵仗鼓乐。
迎入碧筠亭。
至三桥拥闹之处。
故埋石以碍之。
伪云人牛拽不动。
乃朱篆数字。
贴于碑上。
须臾去石乃行。
观者互相谓曰。
碑动也。
识者恶之。
明日。
杨子有一村妪诣知府判官陈牒云。
夜来里胥借耕牛牵碑。
误损其足。
远近闻之。
莫不绝倒。
比至失守。
师铎之众竟自坏墉而进。
常与丞相郑公不恊。
用之知之。
忽曰。
适得上仙书。
宰执之间有阴图令公者。
使一侠士来。
夜当至。
惊悸不已。
问计于用之。
用之曰。
张先生少年时尝学斯术于井深里聂夫人。
近日不知更肯为之否。
若有。
但请此人当之。
无不齑粉者。
骈立召守一语之。
对曰。
老夫久不为此戏。
手足生疏。
然为令公
有何不可。
及期。
衣妇人衣。
匿于别室。
守一寝于卧内。
至夜分。
掷一铜铁于阶砌之上。
铿然有声。
遂出皮囊中彘血。
洒于庭户檐宇间。
如格斗之状。
明日。
谢守一曰。
蒙仙公再生之恩。
真枯骨重肉矣。
乃躬辇金玉及通天犀带。
以酬其劳。
又有萧胜者。
亦用之党也。
纳五百金赂于用之。
用之曰。
尔何欲。
曰。
欲得知盐城监耳。
乃见
为求知盐城监。
以当任者有绩。
与夺之间。
颇有难色。
用之曰。
用胜为盐城者。
不为胜也。
昨得上仙书云。
有一宝剑在盐城井中。
须一灵官取之。
以胜上仙左右人。
欲遣去耳。
俛仰许之。
胜至监数月。
遂匣一铜匕首献于
用之稽首曰。
此北帝所佩者也。
得之则百里之内。
五兵不敢犯。
甚异之。
遂饰以宝玉。
常置座隅。
广陵久雨。
用之谓曰。
此地当有火灾。
郭邑之间。
悉合灰烬。
近日遣金山下毒龙以少雨濡之。
自此虽无大段烧。
亦不免小小惊动也。
于是用之每夜密遣人纵火。
荒祠坏宇。
无复存者。
尝受道家秘法。
用之守一无增焉。
因刻一青石如手版状。
起龙蛇
近成文字。
玉皇授白云先生高骈
潜使左右置安道院香几上。
见之。
不胜惊喜。
用之曰。
玉皇以令公焚修功著。
特有是命。
计其鸾鹤不久当降。
某等此际谪限已满。
便应得陪幢节。
同归真境也。
他日瑶池席上。
亦是人间一故事。
言毕欢笑不已。
遂相与登延和阁。
命酒肴极欢而罢。
后于道院庭中刻木为鹤。
大如小驷。
羁辔中设机棙
人或逼之。
奋然飞动。
尝羽服跨之。
仰视空阔。
有飘然之思矣。
自是严斋醮。
炼金丹。
费耗资财。
动逾万计。
日居月诸。
竟无其验。
吕用之。
鄱阳安仁里细民也。
性桀黠。
略知文字。
父璜。
以货茗为业。
来往于淮浙间。
时四方无事。
广陵为歌钟之地。
富商大贾。
通逾百数。
璜明敏善酒律
多与偫商游。
用之年十二三。
其父挈行。
既惠悟。
事诸贾皆得欢心。
时或整履摇箑。
匿家与奴婢等。
居数岁。
璜卒于家。
乾符初
偫盗攻剽州里。
遂他适。
用之既孤且贫。
其舅徐鲁仁赒急之。
岁馀。
通于鲁仁室。
为鲁仁所逐。
因事九华山道士宏徽。
宏徽自谓得道者也。
用之降志师之。
传其驱役考召之术。
宏徽既死。
用之复客于广陵
遂縠巾布褐。
用符药以易衣食。
岁馀。
丞相刘公节制淮左。
有蛊道置法者。
逮捕甚急。
用之惧。
遂南渡。
高骈京口
召致方伎之士。
求轻举不死之道。
用之以其术通于客次。
逾月不召。
渤海亲人俞公楚
公楚奇之。
过为儒服。
目之曰江西吕巡官
因间荐于渤海
及召试。
公楚与左右附会其术得验。
寻署观察推官
仍为制其名。
因字之曰无可。
无可无不可也。
自是出入无禁。
初专方药香火之事。
明年
渤海移镇。
用之固请戎服。
遂署右职。
用之素负贩。
久客广陵
公私利病。
无不详熟。
鼎灶之暇。
妄陈时政得失。
渤海益奇之。
渐加委仗。
先是渤海旧将有梁缵陈拱冯绶董仅。
公楚归礼日以疏退。
渤海至是孤立矣。
用之乃树置私党。
窥伺动息。
有不可去者。
则厚以金宝悦之。
左右偫小。
皆市井人。
见利忘义。
上下相蒙。
大逞妖妄。
仙书神符。
无日无之。
更迭唱和。
罔知愧耻。
自是贿赂公行。
条章日紊。
烦刑重赋。
率意而为。
道路嗟怨。
各怀乱计。
用之惧有窃发之变。
因请置巡察使
采听府城密事。
渤海承制御史大夫
充诸军都巡察使
于是召募府县先负罪停废胥吏阴狡凶狠者。
得百许人。
厚其官佣。
以备指使。
各有十馀丁。
纵横闾巷间。
谓之察子
至于士庶之家。
呵妻怒子。
密言隐语。
莫不知之。
自是道路以目。
有异已者。
纵谨静端默。
亦不免其祸。
破灭者数百家。
将校之中。
累足屏气焉。
高骈嬖吏诸葛殷
妖人吕用之之党也。
初自鄱阳将诣广陵
用之先谓曰。
玉皇以令公久为人臣。
机务稍旷。
获谴于时君。
辄遣左右一尊神为令公道中羽翼。
不久当降。
令公善遇。
欲其不去。
亦可以人间优职縻之。
明日。
果来。
遂巾褐见于碧筠亭。
妖形鬼态。
辩诈蜂起。
谓可以坐召神仙。
立变寒暑。
莫测也。
俾神灵遇之。
谓之诸葛将军也。
每从容酒席间。
听其鬼怪之说。
则尽日忘倦。
自是累迁盐铁剧职。
聚财数十万缗。
其凶邪阴狡。
用之蔑如也。
有大贾周师儒者。
其居处花木楼榭之奇。
广陵甲第。
欲之。
而师儒拒焉。
一日。
曰。
府城之内。
当有妖起。
使其得志。
非水旱兵戈之匹也。
曰。
为之奈何。
曰。
当就其下建斋坛。
灵官镇之。
即指师儒之第为处。
军候驱出其家。
是日雨雪骤降。
泥淖方盛。
执事者鞭挞迫蹙。
师儒携挈老幼。
匐匍道路。
观者莫不愕然。
迁其族而家焉。
殷足先患风疽。
至是而甚。
每一躁痒。
命一青衣交手爬搔。
血流方止。
性严洁。
甥侄辈皆不能侍坐。
唯与款曲。
未尝不废寝忘餐。
或促膝密坐。
同杯共器。
遇其风疽忽发。
即恣意搔扪。
指爪之间。
脓血沾染。
与之饮啖。
曾无难色。
左右或以为言。
曰。
神仙多以此试人。
汝辈莫介意也。
前有一犬子。
每闻腥秽之气。
则来近之。
怪其驯狎。
笑曰。
某常在大罗宫玉皇前见之。
别来数百年。
犹复相识。
其虚诞率多如此。
虞常谓人曰。
争知不是吾灭族冤家也。
性躁虐。
扬州来两月。
官吏数百人。
鞭背殆半。
光启二年
伪朝授御史中丞加金紫。
及城陷。
窜至湾头。
为逻者所擒。
腰下获黄金数斤。
通天犀带两条。
既缚入城。
百姓聚观。
交唾其面。
寻撮其鬓发。
顷刻都尽。
狱具。
刑于下马桥南。
杖至百馀。
绞而未绝。
会师铎母自子城归家。
经过法所。
遂扶起避之。
复苏于桥下。
执扑者寻以巨木踣之。
驺殿过。
决罚如初。
之遇也。
骄暴之名。
寻布于远近。
其族人竞以谦损戒
曰。
男子患于不得遂志。
既得之。
当须富贵自处。
人生宁有两遍死者。
至是果再行法。
及弃尸道左。
为雠人剜其目。
断其舌。
儿童辈以瓦砾投之。
须臾成峰。
尧卿者。
家于广陵
初佣保于逆旅。
善书记
因出入府庭。
遂闻于缙绅。
始为盐铁小吏
性敏辩。
事之利病。
皆心记口调。
悦人耳目。
丞相李尉以其能。
首任之。
高骈因署尧卿泗州
兼判国监
寻奏为刺史
制命未行。
会军变。
复归广陵
顷之。
知浙西院
数月而罢。
又知扬州兼榷籴使。
伪朝授尧卿御史大夫
尧卿托附权势。
不问贵贱。
苟有歧路。
纵厮养辈。
必敛衽以金玉饵之。
微似失势。
虽素约为死交。
则相对终日。
不复与言。
趋利背义如此。
权贵无不以贿赂交结之。
故不离淮泗。
僭窃朱紫。
尘污官省三数年间。
盗用盐铁钱六十万缗。
王棨知两使务局。
尧卿狱。
将穷其事。
诸葛殷所保持获全。
及城陷。
军人识是尧卿者。
咸请啖之。
毕师铎不许。
夜令尧卿以他服而遁。
楚州遇变。
为仇人所杀。
弃尸衢中。
其妻以纸絮苇棺敛之。
未及就圹。
好事者题其上云。
信物一角。
附至阿鼻地狱。
请去斜封。
送上阎罗大王。
时人以为笑端。
镇江蒋教授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九、《佩韦斋文集》卷一四
出綍西清,横经北固。
临雍解褐,居然天子之门生;
乐泮观旂,荣甚诸侯之宾客
缙绅歆羡,衿佩激昂。
恭惟某官宝婺钟英,绣川疏润。
百篇奥义,嘉唐虞,乐商周
万古高名,出羲黄,过屈宋。
盖尝以蒋乂诸人而尚友,不独于高郢一见而主盟。
徐入修门,径游辟海。
风清翠跸,俨鸾辂之亲临;
云集苧袍,赫龙光之先被。
盍居风日不到之地,乃顾江山第一之邦。
岂学者方仰如泰山,故天意将以为木铎。
雩坛咏舞,政当曾点之暮春
宣室怀思,倚贾生于半夜。
某进非稽古,退不通今。
草福先之碑,居惭祖武;
同州之佐,何有吏能!
幸亲炙于胜流,免浮湛于俗辈。
首蒙缄鲤,宠报集鳣。
才名四十年,匪久毡居之冷;
俸钱百八索,尚希珠掾之怜。
摧谢皋稽,编摩卤瘠。
请行夜警晨严之制奏建隆四年十一月 五代至宋初 · 张昭
 出处:全宋文卷一○、《太常因革礼》卷二
准旧仪,鸾驾将出宫,入庙,越南郊,斋宿之辰,皆有夜警晨严之制。
唐宪宗亲郊时,礼仪使高郢奏:据鼓吹局申,斋宿夜奏严。
是夜警恐与搥鼓版奏三严事不同。
况其时不作乐县,不鸣鼓吹,务要清静。
鼓吹局所申,致斋夜奏四严请不行者,当使详酌典礼。
奏严之设,本缘警备,事理与作乐全殊。
况斋宿之夜,千乘万骑,宿于仪仗之中,茍无鼓漏之彻巡,何警众多之耳目?
其宫庙门、南郊夜警晨严之制,望依旧礼施行。
引说先友记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柳子厚记其先友六十七人于其墓碑之阴。
考之于《传》,卓然知名者盖二十人。
子厚曰:「先君之所友,天下之善士举集焉」。
袁高:恕己子,《唐·传》第四十五卷。
姜公辅:七十七。
齐映:七十五。
严郢:七十。
穆赞:举子,弟质,八十八。
裴枢:六十五。
杜黄裳:九十四。
杨凭:弟凝,八十五。
李鄘:七十一。
梁肃:一百二十七《文艺传》中。
韩愈:一百一。
许孟容:八十七。
袁滋:七十六。
卢群:七十二。
郑馀庆:九十。
奚陟:八十九。
卢景亮:八十九。
杨于陵:八十八。
高郢:九十。
柳登:芳子,弟冕,五十七。
按:《河东先生集》附录。又见《河东先生集》卷一二《先君石表阴先友记》题下注文节引。
李彝新都 唐 · 任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六
宗室后进有以学术辞藻著称者。也。
少好学。通九流百家之言。
善属文。颇有大节。
去年制举不捷。无何。
以书历抵二相国。论安边术。
由是召试西掖。凡数十百人。
庄若讷高郢同入高等。何垂翅于制举。
而奋翼于西掖哉。盖道之屈伸。
命之通塞。各有时也。
执政大人在。故授新都以荣之。
岂不欲高步台省。时时与朝廷偫公谈笑。
所以俯就远县。盖为大人屈耳。
秦云满天。倏聚忽散。
与子分飞亦尔也。古人别远。
于赠言。子昔为什邡
盖鸣琴不下堂而理。今领新都
则异于彼焉。盖以庐井灰于焚之后。
氓庶疮于刀箭之末。树立存育。
洪惟艰哉。况奔冲填凑。
昼夜风雨。诛求供应。
旬晦山岳。其亲庶务。
则宜戴星而出。戴星而入焉。
其接宾客。则宜一沐三起。
一饭三吐焉。此朋友之望也。
如月照雪峰。花飞锦江。
当有新诗时时复寄来。念之哉李生。
评唐贤论议 北宋 · 孙何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八
夫治世之具,莫先乎文;
文之要,莫先乎理。
文必理而方工者,惟论议为最。
然繇斯而谈,则驾说立言者,不得不以为己任也。
唐虞已往,治道尚简;
三代之际,见于六经,此不书也。
两汉间鸿儒间出,犹为黄老、刑名、权霸所杂。
魏晋已降,文体卑贱,固不足论。
若乃羽姬翼孔,卓尔大得,根仁柢义,动为世法者,独唐贤为最。
所著论议,杰然尤异者,若牛相僧孺《从道善恶无馀》,皇甫湜《纪传编年》、《夷惠清和》,独孤常州及《吴季札》,权文公德舆《两汉辨士》等论,高仆射郢《鲁用天子礼乐》,韩吏部愈《范蠡与大夫种书》,吕衡州温《功臣恕死》,白宫傅居易《晋恭世子》等议,或意出千古,或理镇群疑,或重定褒贬之误,或再正名教之失。
无之足以惑后人,有之足以张吾道云云。
谏造章敬寺书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八月二十五日。草莽臣前乡贡进士高郢昧死再拜稽首献书阙下。
从谏如流者。君之明也。
有犯无隐者。臣之忠也。
君明臣忠。国之利也。
当陛下至明之化。纳谏之日。
臣敢爱其死以隐其忠乎。臣伏见奉为先太后造章敬寺。
陛下大孝因心。与天罔极。
蒸蒸之思。惟舜其难。
至德要道。无以加也。
然臣伏见以毕力追孝。诚有所益。
妨时剿人。亦有所损。
太后圣德。不必以一寺增辉。
国家永图。无宁以百姓为本。
舍人就寺。何福之为。
以臣愚蒙。不知其所。
鲁庄公桓公楹而刻其桷。可为孝乎。
然而春秋书之为非礼。汉惠帝孝景孝宣令郡国诸侯立高祖太宗高代宗之庙。
当时创制。不据礼经。
至元帝时。与博士议郎斟酌古礼。
一朝而罢之。岂元帝敬宗
乃王者示人以轨物也。夫廊庙者。
宗社之所在。神灵之所凭。
犹不可无故而饰之。越礼而立之。
况此寺非宗社所安。神灵所宅。
而殚万人之力。以邀二梵之报。
其不可亦明矣。间者昆吾孔炽。
荐食生人。今犹不悛。
偷居宇下。百姓凛凛。
无日不惕。遣将攘却。
无尺寸之功。陇外壤地。
委之豺狼。太宗文武皇帝封殖万有。
传之陛下。一夫不获。
尺土见侵。告成之时。
犹恐有阙。况甚于一夫尺土者乎。
用武已来。十三年矣。
伤者不救。死者不收。
缮乘补卒。至今未已。
夫兴师十万。日费千金。
十有三年百万之众。资粮屝屦。
取足于人。人之困竭。
胡可胜纪。劳疲宛转。
十不存二。父子兄弟。
相视无聊。延颈嗷嗷。
以俟王命。此皆陛下宜伸勤恤之恩。
降哀痛之诏。纵未暇分散谷帛。
以赡鳏寡。犹当务省侈费。
以喔咻之。奈何戎虏未平。
侵地未复。金革未戢。
疲人未抚。太仓无终岁之储。
大农有榷酤之弊。陛下忍以此时兴力哉。
八月以来。时雨愆候。
禾稼少损。菽麦失时。
黔首狼顾。忧在艰食。
岁若不给。将何以救。
无寺犹可。无人其可乎。
臣窃料此寺数年方成。土木之劳。
工用之费。不虚府库。
将焉取给。府库既竭。
则又诛求。傥穷匮不堪。
鼠窃之盗起。戎狄乘间。
狗吠之惊急。得不为陛下深忧乎。
臣闻圣人受命于天。以人为主。
苟功济于天。天人同和。
其功大矣。自然上则宗庙受其福。
下则子孙赖其庆。故孝经云。
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盖天子之孝也。又云。
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
事母孝。故事地察。
又云。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
宗事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
各以其职来祭。诗曰。
无念尔祖。聿脩厥德。
又曰。既受帝祉。
施于孙子。是知王者之孝。
在于承顺天地。严配宗考。
敬慎德教。以临兆人。
俾四海诸侯。欢心助祭。
延福流祚。永永无穷耳。
岂闻崇建梵宫。彫琢金玉之为孝乎。
且佛本无相。不可以有相求。
道本无为。不可以有为得。
陛下岂驰心于有为之境。而邀福于有相之功哉。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臣闻夏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人到于今称之。梁武穷土木而致饰乎寺宇。
人无得而称焉。陛下若节用爱人。
当与夏后齐驾。何必劳人动众。
而踵梁武之遗风乎。制造初兴。
役费尚浅。人贵量力。
不贵必成。事贵相时。
不贵必遂。陛下若回一人之虑。
从万姓之心。必是陛下圣德孝思。
格于天地。湛恩沛泽。
济乎生灵。生灵效诚。
天地幽赞。千福万禄。
先后受之。岂与一寺较其功德乎。
陛下以臣言谏于诳妄(疑)。伏请令公卿列士廷议。
可否得其中。则天下幸甚。
不胜愚忠恳直之至。谨投招谏匦以闻。
再上谏造章敬寺书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九月二十日
草莽臣前乡贡进士高郢昧死再拜稽首献书阙下。
臣闻圣主开直言之道者
岂好其犯颜忤旨乎。
诚欲因天下之心以虑。
则无不得。
因天下之目以视。
则无不见也。
忠臣不避诽谤之诛者。
岂贪其死谏之名乎。
诚以君所行有否焉。
不隐忍偷生以负于时也。
臣伏见奉为先太后造章敬寺。
陛下奉先思孝
兴福除祸。
而偫黎百姓。
不知圣情。
议者皆以为蕃戎未殄。
兵革暴露。
国用不赡。
元元匮竭。
曾未小康。
又兴此寺。
虽睿思罔极。
而人力有限也。
臣闻众心成城。
众口铄金
则舆人之诵。
不可轻也。
故书曰。
罔咈百姓。
以从已之欲。
易曰。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诗曰。
恺悌君子。
神所劳矣。
此言王者将有为也。
将有行也。
必稽于众而顺于人。
则自然之福。
不求而自至。
未然之祸。
不除而自绝矣。
臣愚考之于古。
则诗书与易如此。
听之于今。
则百姓之议如彼。
拳拳之极。
不敢不言。
八月二十五日奏书阙下。
事寝无报。
不知天门深远。
愚不得上达欤。
圣意所断。
臣言不足听受欤。
伏躬待罪。
八日矣。
臣闻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神人无功者。
不为有功之功。
圣人无名者。
不为可名之名也。
不为有功之功。
故功莫大焉。
不为可名之名。
故名莫厚焉。
臣又闻古之明王。
积善以致福。
不费财以求福。
修德以消祸。
不劳人以禳祸。
陛下之作此寺也。
臣窃惑之。
若以为功乎。
则天覆地载。
阴施阳化。
未曾有为也。
若以为名乎。
则至德要道。
顺天下。
未曾有待也。
若以致福乎。
则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
不在于费财也。
若以禳祸乎。
则方务厥德。
罔有天灾。
不在于劳人也。
今兴造急促。
人徒竭作。
土木并起。
日计万工。
昼不遑食。
夜不遑息。
力不逮者。
随加搒笞。
愁痛之声。
盈于道路。
以此望福。
臣恐不然。
陛下戡定多难。
以定宗社。
励精思理。
日昃不暇。
内不迩声色。
外不乐游畋。
务行宽仁。
以幸天下。
圣人之德。
广大悉被。
太平之风。
将可见矣。
而兴动此役。
固违偫情。
回正道于内心。
求微助于外物。
徇左右之过计。
伤皇王之大猷。
臣窃为陛下惜之。
是以敢冒死至于再谏。
伏惟陛下留神省察。
臣不胜愚恳切直之至。
谢太常卿并举官自代表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言。伏奉今月二十七日敕。
除臣太常卿。曲降殊私。
猥被凡器。非才荷宠。
闻命自惊。臣闻太常者。
舜臣秩宗之任。周室春官之职。
其所典者礼乐。所奉者郊祀。
故班冠九。选重历代。
臣学识凡近。遭逢圣明。
管库无遗。久尘贡士之列。
疲驽不逮。常献避贤之疏。
特蒙天鉴。俯及容光。
煦妪之仁。允前请而既幸。
绸缪之宠。沐今授而增忝。
将何以钦承睿奖。备举官司。
顾惭匪服之嗤。上累能官之谤。
恩深命浅。报效无阶。
伏准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参官授讫上表让一人自代者。
臣窃见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上柱国郑县开国公杜黄裳。识度深远。
志业忠厚。达于大体。
练于故实。偫而不党。
和而不流。与臣同在周行。
臣颇知其优裕。伏请准制。
举以自代。臣无任感戴欣惕之至。
谢再除太常卿礼仪使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言。
伏奉今月二十一日恩命。
除臣太常卿礼仪使者。
累岁守藩。
每驰心于魏阙。
一朝闻命。
得备位于周行。
上惭叨忝之深。
下慰违离之思。
臣某中谢
臣闻秩宗之任。
典司三礼。
奉常之选。
班列九卿
前古以来。
用人为重。
非有实望。
不宜谬居。
臣昔叨此官。
已积负乘之惧。
今复再历。
益增濡翼之忧。
况专职礼仪。
别蒙委遇。
明时大礼。
方奉郊禋。
末学謏闻。
何徵损益。
饮冰斯切。
俟驾靡遑。
蝼蚁之微。
无阶报国。
犬马之恋。
但喜归朝。
臣不深感戴欣惧之至。
鲁议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周公居摄七年。致政而殁。
成王康王。追思其德。
鲁侯代之。祀以天子礼乐。
鲁君得乘大辂。建太常
外祭郊社。内祭禘尝。
虞夏商周之服器。与官兼而用之。
以广鲁于天下。窃谓自天子至于庶人。
尊卑贵贱。待礼而别。
丰者不可杀。杀者不可丰。
成康过赐。非礼也。
鲁君受赐。亦非礼也。
何则。闻有其位而后行典礼。
仲尼不臣门人。非君也。
季札不嗣吴爵。非长也。
周公不王而以礼乐王者。是以非礼诬周公也。
设若诬周公以非礼。曾为昊天上帝。
亦可以诬乎。奈何使鲁人郊。
孔子愤叹于衰周。而欲求礼于鲁。
及观其僭。乃言曰。
鲁之郊禘。非礼也。
周公其衰乎。鲁用天子礼乐者。
本以郊上帝。既非声名文物之当用可知矣。
又恐来者以宋用王礼为疑。因言之郊也禹也。
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
宋二王之后。得守先祖礼乐。
鲁何守而用之耶。犹恐其未能。
又言曰。天子祭天地。
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
是谓大嘏。此乃申言名位不同。
礼乐亦异数之定分也。夫子之言。
昭昭如揭日月。而学者或以为事更圣人。
未闻可否。难措辞于鲁议者。
于谦默之道则可矣。于发挥之义。
恐未尽也。诗曰。
尔之教矣。人胥效矣。
鲁侯用王礼。其臣亦用侯之礼。
故季氏舞八佾。旅泰山
设公庙。歌雍彻。
嗟乎。礼之不早辨也如此。
古者父为天子诸侯。子为士。
祭礼从子。不得从其父。
邗晋应韩武王之穆。得用备物享武王乎。
若享非礼之褒。是周公不得为圣人也。
如其不享。是成康祗以王者礼乐。
周公于鲁矣。安在其为成康乎。
周公之绩。孰与伊尹
成康之明。孰与太戊
崇异伊尹。不过号为保衡
至于沃丁太戊。亦不加以王礼。
或谓周公叔父也。于伊尹而为亲。
故尊而异之。夫太伯太王之长子。
三以天下让于王季王季得之。
以传祚于文武。故孔子曰。
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及武王
追王太王王季文王。而不追王太伯
武王太伯之德而不亲乎。盖以等威之礼。
名分之别。为万代之准。
不为一人之私也。夫人情无常。
以礼为常。以礼从情。
动则为悖。且如王者祖有功而宗有德。
祖宗之庙。代代不毁。
大凡继体之君。皆欲尊崇其父。
至于德功未著。则不敢妄加庙称者。
情非不欲。限礼而已矣。
故礼之行于宗庙。父子不得遂其私。
而况成康又得以天下之公器大典。独私于周公乎。
周公有大勋于周。土田附庸以益之则可。
鬯圭瓒以赐之则可。若天子礼乐。
成康所恃以为尊也。胡可以假人。
成康虽欲尊于周公伯禽其忍受之。
以出僭其君。入陷其父乎。
周公躬制礼乐。坟土未乾。
而子孙弗克负荷。首乱王者之度。
孔子称其衰。不亦宜乎。
请致仕表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言。
臣闻量力而仕。
臣下之审分。
知止不殆。
道经之明训。
所以七十致仕。
礼式其期。
臣犬马之年。
去春已满。
顷者方欲陈乞。
属蒙新授今任。
忻时忘老祇命恋恩。
复属王师出征。
圣轸方切。
辄求安退。
又所不敢。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德广天地。
道孚干羽。
承宗顺命。
伏罪效诚。
制告班师。
万方轨道。
昆虫草木。
各遂其性。
臣早当告谢。
无忘夙心。
不应迟回。
更俟终日。
况复夏官任重。
贤路久妨。
时制已过。
衰疾兼甚。
实惧夜行之罪。
上累明时之宠。
伏乞许遵恒典。
特赐馀年。
止物议之贪荣。
洽宸慈于休老。
微臣之愿。
庶蒙矜允。
臣窃惟尘旷。
谬迹三朝。
叨承睿奖。
中外六任。
竟无毫发。
上答恩私。
齿尽请骸。
终惭且惕。
徘徊积恋。
战汗陈愚。
天阙一辞。
朝车永税。
方从野老。
共乐尧年。
不胜感恩兢惶之至。
第二表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言。
臣上陈丹恳。
非敢饰辞。
前月二十三日。
中使梁士平奉宣旨。
赐臣还诏。
圣慈曲念。
未忍弃捐。
纶音下临。
特加褒奖。
心魂震悚。
拜舞腼容。
臣某中谢
臣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钟漏云尽。
行者当止。
臣今所乞。
已过常期。
若志悦前言。
事违往行。
虽称守命。
谁曰非贪。
况臣升朝以来。
历忝清贵。
岁时久旷。
功用蔑闻。
前恩无报。
后效焉取。
使蚊负山。
欲彊何由。
臣伏以恋主之心。
古今齐致。
暂从外补。
犹所不乐。
永违阙庭。
岂遑勇退。
窃以菌蟪生促。
无几光阴。
驽骀齿穷。
匪任衡軏。
加以疾疹时废。
筋力日耗。
与旷官而叨宠。
宁量已以乞恩。
庶蒙圣鉴。
昭回愚悃。
特许臣得从时休息。
以礼进退。
免于黄耇犹负素餐。
全度庸微。
生成莫大。
天无私覆。
冀收惠渥。
岁不与臣。
敢忘披露。
再黩宸听。
辞随涕零。
不胜感恋兢战之至。
第三表 中唐 · 高郢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九
言。再表陈情。
一心仰施。瞽言无感。
宸眷不回。今月四日。
中使魏宝羲至。奉宣进止。
赐臣还诏。倍加荣奖。
未允愚衷。惊宠循涯。
伏躬殒越。臣某中谢
臣闻劳生佚老。天理自然。
蠕动翾飞。日入皆息。
时不期而必至。物虽强而无由。
礼经所以制限。疲薾所以获退。
自非贡禹之守经据古。赵喜之正身匪懈。
韩暨之志节高洁。山涛之道德模表。
人皆顾望。礼以至公。
纵过常期。讵为贪冒。
其有当仁不让。急病忘身。
岂止君命。犹宜自举。
故以魏待秦师。唐睢请约车而西说。
汉谋边将。充国对无踰于老臣。
所谓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
忠无不纳。礼亦从宜。
如此。则选旧任能。
足供国用。优年加惠。
得遂时归。古之进退。
鲜不如此。臣以不才。
叨辱高位。幸而免戾。
年及乞骸。苟蒙得请之恩。
实受终身之赐。若叨荣不怍。
当退而留。则上累皇明。
下重臣罪。况臣身少力薄。
不如等夷。年老气衰。
现就羸惫。形因荣弊。
疾与齿并。荣卫每乖。
膝胫多痹。既忧废职。
又惧妨贤。内外交攻。
生涯转迫。穷暮之恳。
不遑起居。刍荛之词。
已罄肝胆。一物有关于亭毒。
容光时假于照临。顾西山而骇目。
瞻北阙以驰心。臣不胜战惕感恋之至。
皇太子即位册文 中唐 · 德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四
维贞元二十一年岁次乙酉正月辛未朔二十三日癸巳
皇帝若曰。
于戏。
天下之大。
实惟重器。
祖宗之业。
允属元良
咨尔皇太子诵。
睿哲温恭。
宽仁慈惠。
文武之道。
禀自生知。
孝友之诚。
发于天性。
自膺上嗣。
毓德春闱。
恪慎于厥躬。
祗勤于大训。
必能诞敷至化。
安劝庶邦。
朕寝疾弥留。
弗兴弗寤。
是用命尔继统。
俾绍前烈。
宜陟元后。
永绥兆人。
其令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郢奉册。
即皇帝位。
尔惟奉若天道。
以康四海。
懋建皇极。
以熙庶工。
无忝我高祖太宗之休命。
徐给事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
维贞元十四年岁次戊寅八月戊寅朔十日丁亥
右谏议大夫裴佶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吴通微中书舍人高郢尚书司勋郎中知制诰权某尚书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郑絪起居郎韦丹左补阙翰林学士卫次公右补阙王纾右拾遗史馆修撰蒋武等。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
敬祭于故给事中礼部尚书徐公之灵。
太伯延陵
化于东吴
遗风礼让。
乃有名儒。
懿懿夫君。
文谊是图。
早岁清名。
辉动江湖。
遐览古音。
琢磨无斁。
以五常为师。
味六学之赜。
始以处士
交驰府辟。
乃考秘文。
诸生表的。
周畿结绶。
吏隐方适。
三命登朝。
礼文损益。
既肄业以绵蕝。
亦说经而重席。
践履中台
翻飞左掖。
含章载笔。
侍讲通籍。
循性不迁。
虚中静专。
驳议清禁。
于兹八年。
同官为僚。
惠好欢然。
琐围密近。
兰室周旋。
分曹直夜。
接武朝天。
会清机于妙理。
每舍筏以忘筌。
如何移疾。
亦既旬日。
谓勿药之有喜。
俄交臂而相失。
死生同途。
力命难俱。
焜耀终始。
恩深礼殊。
荣春官于夜壑。
振箫鼓于涂刍。
平昔谈笑。
倏然虚无。
含悽寄词。
絮酒焚枯。
愿执绋以莫寻。
奠灵筵而涕濡。
尚飨。
奚吏部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
维贞元十五年岁次己卯十二月庚午朔二十六日乙未
右谏议大夫裴佶给事中许孟容李元素元中书舍人高郢权德舆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崔邠等。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
敬祭于故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奚公之灵。
竹箭有筠。
黄裳有文。
惟公实然。
早播清芬。
射策筮仕。
郁然令闻。
翻飞迅飙。
凌厉层云。
乃践清近。
时登杰俊。
选当视草。
中亦难进。
宫西掖
砥砺铓刃。
奏议练于程品。
赞书稽乎典训。
贰职司寇
时惟钦慎。
狱有烦言。
讼公即讯。
惟直是从。
礭然蹈中
虽申申以詈予。
终蹇蹇而匪躬。
五岁启事。
九流承风。
宽以有制。
峻而能通。
宜跻大年
以至宗公。
绝足方骋。
修途忽穷。
等或早陪交好。
或尝接官命。
怀鲍叔之深知。
晏婴之久敬。
里第方葺。
满径。
平日徽音。
未移视听。
乃者寝疾。
犹期善庆。
孰谓旬时。
奄然大病。
上轸宸衷。
荣加饰终。
题剑告第。
恩殊礼崇。
吁嗟祖载。
去此昭代。
俨丹旐以就途。
纷素车而来会。
晤言如在。
神鉴岂昧。
何以泄哀。
寄兹一酹。
尚飨。
郑珣瑜高郢平章事 中唐 · 顺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五
朕承天眷命。
获主兆人。
思致邕熙。
用康区夏。
布和缉化。
属在辅臣。
所谓适宜。
实为通典。
银青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平章事上柱国郑珣瑜银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平章事上柱国高郢等。
咸以忠靖。
累更班列。
秉彝廉慎。
植操贞常。
自参辅中枢
皆能励节。
祗勤庶务。
夙夜惟寅。
岁月滋深。
婴缠疾恙。
衮职有阙。
无以弥纶。
况铨综为选士之本。
刑法乃生人之命。
俾从专掌。
以尽至公。
宜辍台司
副予所委。
珣瑜吏部尚书
刑部尚书
成纪公文 中唐 · 崔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六
维贞元十二年月日。朝议郎右谏议大夫崔损大中大夫给事中徐岱朝议郎给事中赵宗儒正议大夫中书舍人高郢宣德郎驾部员外郎知制诰权德舆起居郎韦丹起居舍人冯左补阙熊执易右补阙归澄崔邠韦渠牟左拾遗李肇王中书右拾遗蒋武等。
谨以庶羞之奠。敢昭告于门下平章事赠太子太傅纪公之灵。
龙为辅臣。虞辟四门。
殷宗审象。说代予言。
建中皇明。崔为文贞。
嗣德同风。俾公登庸。
运配我唐。忠昭我皇。
君臣合契。圣贤同方。
乃序五行。乃调三光。
乃作舟楫。乃作栋梁。
温裕内淑。矜严外庄。
暖若冬日。肃如秋霜。
错磨瑚琏。黼藻文章。
鼎不耀彩。非振芳。
疏封庆远。辅族流长。
祖服既纂。孙谋更昌。
迹如泥蟠。势渐云翔。
绣衣持斧。锦帐含香。
曾建隼旟。廉察三湘
亦倅龙节。和柔北荒。
左曹驳正。中台纪纲。
绩彻宸扆。恩深庙堂。
东西掖垣左右辅弼。
献纳忠谠。讦谟慎密。
嘉猷必告。内言罔出。
清庙承天。圆丘捧日
宣子制典。酂侯定律。
有伦有要。惟精惟一。
功雠必举。爱犯斯黜。
保正惩邪。虚励实。
俭能防侈。恭能戒逸。
假寐寝门。宣力王室。
钧轴是秉。枢机所发。
先平其心。后宰于物。
赫赫天子。万方禀朔。
寄公鼎鼐。授公帷幄。
方资燮赞。更致淳朴。
从耤千亩。侍巡五岳。
福悲下寿。忠惜永图。
勃也厉疾。倏焉梦殂。
皇心轸恸。人望嗟呼。
赙赠恩笃。褒崇礼殊。
骑吹咸京。龟兆鼎城。
缑山旧陇。太傅先茔。
其等相府僚属。禁闱分职。
敢辱陶冶。愧生羽翼。
马孛容误。龙鳞爱直。
孔虽不言。辛亦有力。
彻帷启殡。执绋俟门。
奠薄单醪。羞轻特豚。
悲实怀德。忠顾恩。
清风令范。子子孙孙。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